人工智能生态圈渐成 西安如何带着产业飞?

 

说起人工智能(AI),它已无处不在,渗透到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自2016年,人工智能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地位。

近年来,人工智能(AI)技术在西安被广泛应用于金融、交通、医疗、安防、教育等领域,为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赋能。作为科创资源密集的高地,西安在人工智能领域日趋形成重大原创成果涌现、头部企业荟萃聚集、创新创业活跃的AI产业新生态,朝着成为新一代创业公司的灯塔、人工智能创业者的乐土、全国人工智能行业发展领头羊的目标不断迈进。

图片17

聚焦应用场景 人工智能赋能智慧城市建设

作为西北最大的人工智能综合体验中心——商汤科技西安研究还是全省唯一拥有自动驾驶小巴路测牌照的企业;起源于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智能感知与图像理解教育部重点实验联合发布的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教育创新实验室第一款教育领域产品——探知图灵已推出面向本科、高职、中学的人工智能教学课程体系、人工智能实训平台、嵌入式 AI 实验箱、自动驾驶小车等软硬件产品,同时为高校提供师资培训、实习实训等服务,目前合作院校已达近百所;

而利用智能信息传输处理和高能激光等技术,西北工业大学李学龙教授及其团队成功实现了对无人机的全天时智能视觉跟瞄和自主远程能量补充,开启了我国无限续航无人机的新时代。

硕果累累的背后,是西安城市产业的“新赛道”——人工智能的创新突破。

人工智能作为一种通用技术,具有渗透赋能效应,正在影响千行百业。除了自动驾驶外,在智慧城市建设引领下,西安在多个领域已诞生诸多人工智能应用场景——

在人工智能+文旅产业方面,西安依托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构建文旅产业服务体系。西安成功创建国家级文化科技融合示范基地;曲江新区运用人工智能手段对旅游景区进行全面升级;浐灞生态区建成国际领先的水陆空全方位的三维立体交叉演出场景。同时,还建立了节假日紧急疏散应急指挥平台。

在先进制造业方面,西安积极探索制造业示范场景,深入推进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海尔数字科技、西电集团等智能制造解决方案提供商为20余户装备制造企业开展免费智能制造诊断服务;重点建设华为智能网联车示范基地项目,打造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西飞进行智慧厂区改造,完成首批“工信部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建设;航空基地在无人设备领域培育了一批极具潜力的智能设备制造企业。

此外,西安还在智能制造、智慧文旅、商贸物流、智慧社会等领域重点布局。通过5G、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加快西安国际会展中心智能化设施及智慧会展系统建设;与腾讯合作开展微信社区医疗移动支付改造工程,建成“全国智慧健康养老服务示范基地”;支持天和防务开展智能路灯项目建设,研制智能哨兵智慧路灯联防联控系统。

图片18

聚焦建圈强链 推进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圈建设

人工智能技术与全产业链融合,这背后,离不开西安人工智能产业的支撑。

近年来,西安市与华为、科大讯飞等龙头企业及西安交大、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院所对接建立新型产业服务和研发机构;支持驻市高校院所积极承担国家重大课题;为“视觉信息处理与应用”“普惠AI”等6个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授牌;在机器学习、图像识别等领域形成了诸多具有领先水平的科研成果。

目前西安人工智能产业呈现出以高新区为核心,经开区、航天基地、西咸新区为承载的“一核三区”空间布局。西安聚集人工智能企业150余家,产值约120亿元。主要集中在集成电路、大数据、机器人整机和关键核心部件产业、无人机系统产业。阿里巴巴、京东、华为、科大讯飞等龙头企业,已成为推动西安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此外,西安在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和技术实力全国领先,20余所高校设有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和人工智能专业。在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等与人工智能紧密相关的一级学科中,均有学科全国排名前10位的高校,覆盖了智能信息、智能控制技术和智能系统工程等核心技术领域。西安多所高校与知名人工智能企业联合培养人工智能领域菁英人才,比如西安交大、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分别与百度公司签署协议,推进人工智能人才培养战略合作。

为响应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于2017年成立人工智能学院,这是教育部直属高校中首个致力于人工智能领域高端创新成果研发、高层次团队培育和人才培养的实体性学院。

图片19

创新政策、服务体系 推动产业链上下游集聚

一个产业的持续发展离不开相关政策措施的辅助与支持。2023年,陕西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加快推进大数据、软件信息服务等千亿级产业集群建设,力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比超过8%。”

人工智能产业的迅速崛起,离不开培育产业生态的“土壤”。目前,人工智能产业是西安着力打造的“6+5+6+1”现代产业体系中的五大新兴产业之一。同时,近年来西安市还围绕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应用场景建设、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先行先试,全方位构建出有利于人工智能发展的良好政策环境。

为抢抓国家人工智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扎实推进西安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2020年,《西安市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行动方案》发布,为试验区建设初步绘制了路线图、任务书。

西安还借助项目引入高端人才、编制人才需求目录、改进高精尖缺人才评价机制,构建人工智能教育生态体系。编制《西安市“6561”现代产业急需紧缺岗位人才需求目录》;发布《西安市高层次人才分级分类确认实施细则》《西安市高层次人才分级分类目录》。

以西安市高新区为例,高新区在人工智能领域人才优势明显,科研实力雄厚,产业发展潜力巨大。目前已吸引了阿里巴巴、科大讯飞、大疆等行业领军企业,人工智能企业达到100余家,产值近60亿元,从业人员超过5000人,全国人工智能百强企业已有7家落户高新区。

未来,西安市也将通过与龙头企业共建联合创新中心、产学研深度融合、协同孵化等方式,汇聚产学研用创新资源,联动更多人工智能头部企业、创新项目、高校科研单位等,培育人工智能新赛道、新业态、新模式、新优势,加快构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创新高地,为西安市科技创新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更有力支撑。(转自中国网,周金柱 彭昌堤 图片由西安高新区管委会提供)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