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数字经济注入更多活


  央广网北京7月7日消息(记者 黄昂瑾)软件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灵魂,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础。据工业和信息化部消息,今年前五个月,我国软件业务收入超过4.3万亿元,信息技术服务收入2.84万亿元,为技术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生机活力。
 
  软件产业蓬勃发展,为数字经济注入活力
 
  在2023全球数字经济大会开幕式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王江平指出,近年来,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我国数字经济建设取得积极成效。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优势进一步夯实,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步伐持续加快,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不断发展壮大。
 
  本届大会主论坛发布的《2023全球数字经济白皮书》显示,2022年,美国、中国、德国、日本和韩国5个世界主要国家的数字经济总量为31万亿美元,数字经济占GDP比重为58%,较2016年提升11个百分点。中国数字经济年均复合增长14.2%,是同期美中德日韩5国数字经济总体年均复合增速的1.6倍。
 
 
  作为数字经济的核心产业,软件产业近年来快速发展。王江平表示,软件业务收入和信息技术服务收入呈现稳定增长趋势,云计算、大数据服务等新兴领域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活力。
 
  工业和信息化部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软件业务收入突破10万亿元,同比增长11.2%,高于GDP增速8.2个百分点。今年1-5月份,我国软件业务收入43238亿元,同比增长13.3%;软件业利润总额4922亿元,同比增长12.2%。
 
  王江平表示,未来将加快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协同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并提出三个重点方向:首先,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智能化综合性数字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打通经济社会发展的信息大动脉。其次,聚焦产业数字化转型,推动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在各个领域的融合应用,加速工业互联网规模应用,推动重点领域的创新应用示范标杆。最后,持续增强数字发展动能,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经济新引擎,进一步推动数字经济的壮大。
 
  以技术创新为抓手,赋予软件产业更多动能
 
  在7月5日举行的2023全球数字经济大会“数字未来·新一代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上,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技术发展司二级巡视员王少朋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软件产业快速发展,核心技术持续突破,产业规模年均增速达到16%,但仍然面临国际形势复杂多变,产业整体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难题。下一步要深入实施国家软件发展战略,遵循“应用牵引、整机带动、生态培育”的产业发展规律,加快推进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平在主旨演讲中提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将新一代软件技术创新作为未来科技发展的抓手是正确方向。5G、6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加速迭代和演进,将赋予软件产业发展更多动能。
 
  围绕数字技术与产业领域,《白皮书》显示,截至今年3月,全球5G网络人口覆盖率为30.6%,同比提高5.5%;全球5G创新应用中,产业数字化占比达到60.5%,其中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达29.4%。
 
  《白皮书》还指出,2022年,全球人工智能市场收入达4500亿美元,同比增长17.3%;2023年第一季度,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异军突起,成为最热门的投融资领域。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人工智能、5G、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也为软件产业发展创造了更多空间。
 
  “AI大模型为软件产业发展带来颠覆式创新机遇。”中国互联网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吴海指出,“大模型具有的超强的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广泛的通用性等特点,通过大模型的应用开发会对软件行业特别是新一代软件行业的发展带来直接影响,它可能会重塑传统软件的研发模型。”
 
  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所长、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刘刚在接受央广网记者采访时指出,大模型的出现为软件产业发展提供了更多机会。“大模型是一个基础性软件,它的落地需要与很多应用软件的匹配。大模型将企业在使用软件过程中的成本大大降低。比如一些工业大模型,企业在使用时只需要在大模型上做一些参数的修改和匹配。这个过程为我国软件产业发展创造了更大空间。”
 
  “未来比如在工业制造领域,如何让大模型通过专用化在某个行业里使用,这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形成创新生态,通过大模型开发企业和相关产业企业相互协作,使得大模型落地成可用的工具,从而也将促使人工智能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刘刚表示。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