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落幕


  10月17日上午,由中央网信办网络数据管理局和陕西省委网信办主办,西安市委网信办、国家计算机网络应急技术处理协调中心、中国网络空间安全协会承办的2021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个人信息保护论坛在西安高新国际会议中心举行。
 
  本次论坛以“加强个人信息保护维护公民合法权益”为主题,论坛由陕西省委网信办主任鲍永能主持,西安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张琳致辞。论坛上,中央网信办网络数据管理局局长胡啸、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认证监管司副司长(正司级)薄昱民、公安部十一局二级巡视员孔长青、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张新宝分别做了题为“统筹加强个人信息保护”“保障消费者个人信息权益”“打击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个人信息保护法》释义解读”的主旨演讲。
 
  论坛现场,还设置了圆桌对话环节,专门邀请了个人信息保护法律专家,以“践行法律理念,加强个人信息保护”为主题进行对话交流。论坛最后,还举行了2021年全国青少年网络安全竞赛暨第四届全国中学生网络安全竞赛颁奖典礼。
 
  伴随着此次论坛的圆满结束,2021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也正式落下帷幕。从10月11日到17日,每天都有鲜明的主题和丰富的内容。这七天时间,继十四运之后,古都西安再次给来自全国的嘉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自2014年开始,先后在北京、武汉、上海、成都、天津、郑州等地举办,西安是第八届,本届主题为“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
 
  据悉,在陕西西安举办的此次网安周重要活动线下直接参与超过7万人次,本地区辐射上千万人次,线上参与、阅读突破6亿人次。圆满举办开幕式、博览会、网络安全技术高峰论坛及十大分论坛、六大主题日、网络安全进基层、线上主题晚会、网络安全赛事、线上云课堂和微课征集等系列重要活动,大力营造了全社会共筑网络安全防线的浓厚氛围。在本届网安周最后一次专题论坛上播放的视频短片中有一句话让人印象深刻:“打造永不落幕的网络安全周”。由此可见,网络安全在我国已经成为常态化、制度化的重要工作。 华商报记者 马虎振/文 强军/图专访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网络与信息安全学院执行院长李晖——『人脸识别不应该到处都用要有控制地使用』
 
  盛会已经闭幕,网络安全领域的专家如何看待本次网安周?本次网安周上又有哪些新动态引起了专家的特别注意?近日,华商报记者就此问题采访了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网络与信息安全学院执行院长李晖。
 
  “非常成功,达到了向全国网络安全领域展示陕西的作用”
 
  华商报:您对在西安举办的这届全国网络安全宣传周怎么看?
 
  李晖:今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的举办也受到了疫情影响,比如要求有48小时核酸检测结果才能参会,但我觉得效果还是很不错的。经过这几年国家大力的宣传,大家都深刻意识到了网络安全对经济社会发展、对百姓生活的重要意义。我觉得是网络安全已经进入到更深、更广的发展方向,变成了常态化建设内容。总的来说,今年在西安举办的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还是非常成功的,达到了向全国网络安全领域展示陕西、展示西安的作用。
 
  “网络安全已经进入到制度化、法制化这样的阶段”
 
  华商报:您怎么看待、分析和评价近十年来国家对网络安全问题的态度?
 
  李晖:从2014年开始到今年,经过这些年的发展,我觉得从各方面来看,网络安全已经进入到制度化、法制化这样的阶段。开始还只是政策导向,这两年规范性日益增强,各种法律也逐渐健全,从《网络安全法》到《密码法》,到《数据安全法》,到《个人信息保护法》,还有《关键基础设施保护条例》,这些都从法治轨道上要求网络安全成为各个单位,包括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互联网行业在内,规范他们行为的制度化的要求。以前可能你做不做都行,没有强制的要求,但有了法律,从合法合规的角度来讲,网络安全已经成为了必备的要素,是一个基础性的保障。
 
  由于法律的引领,目前在网络安全方面从人才的教育到产业的发展,都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这两年,网络安全产品、网络安全服务的市场规模都在不断扩大。我觉得,国家已经将网络安全作为国家安全的16个领域之一,已经成为国家战略。
 
  “人工智能促进了安全技术的发展,也带了新问题”
 
  华商报:网络安全在技术方面近年来有哪些明显的变化和提升?
 
  李晖:我觉得有几个趋势:国家目前推动网络安全建设,一个是从密码应用的角度来推动,去年《密码法》已经颁布实施了。密码作为保护整个网络空间包括产品、包括设备的一个最核心的基础性技术,这两年国家非常强调对密码的应用,不断推进密码在整个信息保护中的重要性。第二个是安全技术。随着这些新技术的发展,可能有一些伴生性的安全问题,包括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的发展,都对网络安全带来了新的影响。比如人工智能,一方面它能促进网络安全技术的发展,一方面这些新技术本身可能又会带来新的安全问题。现在网络安全实际应用中有一种服务化倾向,光提供产品可能还不行,还得让人家知道产品怎么用、怎么去配置、怎么去利用产品发现威胁并进行应对,所以现在很多厂商都在向网络安全服务发展。这个服务可能就要用到人工智能去进行态势感知以发现入侵,在减轻人的工作量同时,更准确地发现攻击行为。但与此同时,攻击者也在使用人工智能的方法。所以,这就成了一种对抗。网络安全发展总是在对抗中发展。有了新技术,就会有新的安全问题,它是一个不断迭代的螺旋式上升过程,这是由网络安全问题自身的特点来决定的。所以网络安全肯定不能一劳永逸,它总是在路上,总会有新的问题产生,又要有新的解决方案。
 
  国家已经开始对智能算法的透明性和公平性进行监管华商报:在个人信息保护方面这些年有什么新的情况?您怎么看这些年的个人信息保护?
 
  李晖:我觉得个人信息保护一直是个比较大的问题。现在很多智能决策的算法都希望对人进行画像,画像以后就可以精准地去投放广告,或者利用这种算法获得最大的收益。比如利用大数据“杀熟”,网络媒体有意地利用算法去“引流”等,这种技术现在叫做个人信息的自动化决策。当然有的人可能刚好希望能有这种精细的服务,但它有可能就带来了很多隐私泄露的问题。
 
  所以最近我觉得,比较大的问题就是智能算法对个人信息带来的这种威胁,包括对生物特征这些个人敏感信息。现在智能算法对人脸、指纹、声纹的识别技术都进展得非常快。因为人脸认证比较方便,大家可能就会觉得那就不用记密码了,不用到银行去用优盾了,有张人脸就行了。但到处都是摄像头照着,人脸很容易就会被获取,这就可能会带来比较大的危险。近年来这个问题很严重。我们有时候不能太图方便,因为由此造成的隐患会比较大。
 
  所以个人信息保护法也有一些要求,给用户提供服务,就得保护用户的信息。今年国家开始监管互联网公司的推荐算法,就是你在做服务的时候,你的智能算法应该保持一种透明性,保持一种公平性,不能用歧视性的算法、不透明的算法去获取自己的利益,而损害消费者的权益。对算法的监管,咱们国家在国际上是在最前头的。
 
  “人脸识别已经有过度使用的倾向了,不应该到处都用”
 
  华商报:在个人生物信息保护方面,现在有哪些新趋势和变化?
 
  李晖:现在新技术对生物特征识别的准确率越来越高,人脸识别用得越来越多。但我觉得这个趋势并不好。对于人脸识别这种应用,我觉得还是应该要注意控制,不是必要的情况,不一定非要用人脸识别。我感觉现在人脸识别已经有些过度使用了,不应该到处都用。我觉得若涉及公共安全可以用一下人脸识别,但移动支付有必要一定要用人脸识别吗?现在有些App采用人脸识别的同时还会有密码等别的验证方式,我宁愿用密码也不愿意用人脸识别。我觉得未来这个问题也应该通过法律或者标准来进行明确。因为人脸这类生物特征容易获取,但保护起来却很难,走在大街上你也不知道谁拿手机就照了你。所以我觉得人脸识别技术要有控制地使用。不仅仅对人脸,对指纹、声纹、步态等这些生物信息特征都要进行保护。其实除了以上这些生物特征,现在连呼吸特征也可能被用来作为身份验证的手段。
 
  华商报:据我了解,现在对人脸识别好像专门编制了国家标准?
 
  李晖:是的。对人脸、基因、步态、声纹等生物特征的标准好像都在做,也应该都有相关的标准。
 
  “个人基因数据保护现在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华商报:现在人们经常需要做核酸检测,个人基因数据的保护是不是现在也面临着新的情况?
 
  李晖:是的,这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因为疫情防控成为常态,人们经常需要做核酸检测,由此而带来的个人基因信息的保护也是一个比较大的问题。所以个人信息保护法将来在执行时可能要面临怎么检测才算合规的问题,这也是一个比较大的这个任务。比如采集了核酸,相关数据是怎么保护的,会保持多长时间,什么时候就可以销毁,在采样的时候是不是得告诉被采样的人?对于这些问题,被采样者有知情权。
 
  对于网络安全的治理,法律、技术和管理都得要华商报:网络安全相关的法律在具体执行中还应注意哪些问题?
 
  李晖:如果技术手段不能完全解决,那就得首先从法律上去规范,然后用技术去尽量去支撑法律。技术支撑不到的,就只能用管理的手段。有些问题还可能需要建立一种诚信体系,你违法了也许现在抓不住你,但你的行为可能已经留下一个污点,保不住将来有被追究的可能性,要有这样的威慑在。所以我觉得,法律、技术和管理都得要。
 
  后记
 
  希望未来“数据不作恶、AI不作恶”
 
  网络安全涉及的问题很多,但对于普通人来说,对个人信息保护问题最为关切。在10月17日的个人信息保护论坛圆桌对话环节,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平在发言时感慨地说:在如今这个网络时代,“被遗忘”已经成了一种奢侈的事情。在最后的总结环节,她说:“我们处在一个大数据时代,每个人都离不开数据。希望未来数据处理者能更多地带给人类福祉,数据不作恶、AI不作恶。”这可能也是所有人的衷心期盼。 华商报记者 马虎振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