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写新篇章 中国软件产业再出发


  建设世界科技强国,需要打造大国重器,也需要发展软件产业。
 
  受惠于改革开放的东风,我国软件产业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萌芽,但国外软件所形成的技术壁垒和市场壁垒使得国产软件一直处于弱势。伴随着中国发展壮大的脚步,我国软件业走过了波澜壮阔、日新月异的奋斗历程,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全部引进到部分自主研发,加速迈向发展新阶段:市场规模持续高速增长,在全球软件产业中所占份额逐年上升,国产软件迎来了春天,自主品牌软件企业加速崛起,政府扶持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软件产业发展基础不断得到夯实,产业链日益完善,加上国内软件市场需求巨大,为我国软件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统计,我国软件产业的产值由2000年的560亿元跃升到2018年的6.3万亿元,增长了112倍,可谓“天翻地覆慨而慷”。
 
  回溯筚路蓝缕的征途,翻阅从“零”起步的辉煌答卷,我们在激情燃烧的岁月里,书写了波澜壮阔的发展史。我国软件产业经历艰辛走向繁荣,成为国民经济的中坚力量。
 
  当前,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突飞猛进,软件产业作为关系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产业受到了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的重视。软件产业已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网络技术迅猛发展,与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加速融合带来了模式和业态等方面的显著变化。但是,中国软件产业的现状并不能满足国家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的发展需求,存在着重硬轻软、不大不强、能力不足、产用脱节、人才短缺等不少困难和挑战。
 
  不忘来时路,方知向何行。牢牢抓住新一轮科技变革契机,提升关键软件技术创新和产业供给能力,推动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融合发展,中国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将迎来新机遇,获得新动力。
 
  提高认识,着力解决“重硬轻软”问题。一是转变观念。克服“重硬轻软”的倾向,要强调软件产业作为信息产业核心和灵魂的重要意义,大力发展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同时加强对基础软件的重视程度。二是加强统筹规划。完善产业政策体系,实施关键软件技术的重大工程,优化产业环境,将软件产业做大做强,切实实现从“重硬轻软”到“软硬并重”的转变。三是加强顶层设计。将软件产业发展提升至国家战略,从国家层面做好顶层设计,出台相关激励政策。四是深化融合应用,强化软件定义在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智能网联汽车等新兴领域的推广,促进实体经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
 
  扬长补短,着力推进软件技术创新。一是突破关键短板。紧紧抓住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这个“牛鼻子”,加快补齐关键基础软件、核心工业软件等短板,尽快解决软件技术“卡脖子”问题。二是加强前瞻布局。占领新兴技术产业发展制高点,超前布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兴关键软件技术和系统研发,发展前瞻性、颠覆性、非对称的杀手锏技术。三是做好融合支撑。面向制造业转型升级需求,为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融合做好关键支撑,组织实施工业App培育工程,增强工业App供给能力,夯实工业技术软件化基础。四是布局开源技术。参照国际开源联盟和开源基金的运作模式,开展开源项目示范,增强全球软件技术发展影响力。
 
  创新驱动,着力提升产业供给能力。一是推动应用普及。鼓励支持应用最新软件技术成果。以应用带动促进技术成果快速转化,实现产业化、规模化发展。优化“软件定义”应用生态系统。二是优化产业格局。支持龙头企业进一步提升已有优势技术和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尽快形成规模优势;培育一批专业化程度高、创新能力突出、发展潜力大的优势企业。三是培育创新网络。探索政产学研用联合创新模式,支持企业联合高校、科研机构等建设软件产业产学研用联盟,形成创新协同合力。四是完善产业环境。完善财政支持、产融合作、政府采购、知识产权保护等政策,创新打击盗版方式,大幅提高违法盗版成本,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营造适合关键软件技术和产业发展的环境。
 
  随着互联网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中国软件产业将“再出发”。如何抓住“换道超车”的重要机遇,续写中国软件产业的新篇章,展望未来,我国软件产业的创新探索值得期待。
 
  

 

返回列表